2010年10月22日

騎小摺訪陳冠學大家

諾貝爾獎級文學大家陳冠學,經過前衛出版社轉達拜訪之意後,取得連繫。
    一日清晨,忽然動念,立即揹起背包騎我小摺出門,搭捷運轉台鐵到潮州,問路五次,繞遠路花了兩小時才騎到陳宅。
陳冠學,台灣省屏東縣新埤鄉人,民國二十三年生。臺灣師大國文系畢業,起初擔任教職,輾轉於初中、國中、高中、專科學校達十一所之多。並主持過高雄三信出版社,民國七十年辭去教職,避居高雄澄清湖畔,民國七十一年搬回北大武山下的萬隆村老家幽居至今。    陳冠學三十歲前曾試寫散文,後皆輟筆毀棄,四十七歲又恢復創作。關於他的著作,散文有《田園之秋》、《父女對話》等書;筆鋒常帶熱愛這塊土地的一股熱情,足以教人讀來心情激動而掩卷,久久不能自己。曾受教於近代哲學大師牟宗三,乃有志於學術,所以昔日他在任教課餘之時,二十年如一日地鑽研中國古代哲學學術思想,成就頗為可觀,他這方面著作,也不在少數,出版過《論語新注》、《象形文字》《莊子新傳》、《莊子宋人考》、《莊子新注》、《莊子》等。而《論語新注》的完成,總結他對儒家思想的印證,牟宗三先生曾讚許為:「錢賓四先生《論語新解》或不必能及」。《莊子新傳》、《莊子宋人考》是學術史的一大翻案,他甚至自負為真能解莊者,古來今往唯他而已矣。歸隱田園之後,也專注於台灣拓荒歷史和台語的研究,著有《老臺灣》、《臺語之古老與古典》等;《老臺灣》是將他本具的臺灣歷史文化,融入生命熱情與智慧的心血,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研究先民活動的重要史料。《臺語之古老與古典》他發現臺灣語的歷史性與典雅性,更駁斥了其他較具權威的聲韻學家的論點;曾有台大教授譽為「傲視學界台語研究的權威巨著」。民國七十年,懷抱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鄉土情懷,為了「中央山脈的存亡,也關連臺灣的存亡」毅然決然地參加了省議員競選,敗選之後,也負了不少的債。至於小說《第三者》,散文和小說的合集《訪草》等書,翻譯作品有《少年齊克果的斷想》等書。民國七十二年《田園之秋》獲得中國時報的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散文獎),七十五年也榮獲吳三連文藝獎(散文獎),至此,陳冠學以其凝練的文字,獨特自然哲學觀,一心為後代子孫保留臺灣故去的田園之美,及文化遺產這份的殷殷心意,終於受到肯定。
陳冠學作品彙編
                             性質     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
1.莊子──古代的存在主義                 專論        三民                58
2.少年齊克果的斷想                     翻譯        三信                60
3.藍色的斷想──孤獨者隨想錄ABC全卷   隨筆 三民                83
4.零的發現                             翻譯        三信                62
5.人生的路向                         翻譯        三信                66
6.人生論                                 翻譯        前衛                73
7.父女對話                             散文        圓神(三民)        76
8.臺語之古老與古典                     專論        第一                73
9.田園之秋──初秋篇                 散文        前衛(草根)        72
10.田園之秋──仲秋篇                       散文        前衛(草根)        73
11.田園之秋──晚秋篇                       散文        前衛(草根)        74
12.老臺灣                               專論        東大(三民)        70
13.第三者                               小說        圓神                76
14.莎士比亞識字不多                   專論        三民                87
15.莊子宋人考                               專論        三信                66
16.莊子新注內篇                           專論        三信                67
17.莊子新傳──莊周即楊朱定論               專論        三信                65
18.訪草(第一卷)                       小說        前衛(三民)        77
19.莊子                                   翻譯        三民                60
20.論語新注                           專論        復文                71
2011年7月6日下午病逝屏東縣屏東市屏東基督教醫院,享年77歲。
scl2011-07-16 12:23:09 回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冠學 (KoarnHack Tarn; 1934年2月1日2011年7月6日),台灣屏東縣新埤鄉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輾轉任教南臺灣各地初、高中及任高雄三信出版社總編輯。1980年代初辭去教職,隱居田園,勤耕雨讀,致力於寫作。除刻苦鑽研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致力文學創作外,也專注功力於臺灣地理變遷、移民拓荒歷史、台語正字聲韻研究。著作有專著《象形文字》、《莊子新傳》、《論語新注》、《莊子宋人考》、《莊子新注》等,短篇小說集《第三者》,散文集《田園之秋》、《父女對話》、《訪草》、《藍色的斷想》、《覺醒》等,以及關於臺灣變遷歷史的《老臺灣》、關於台語研究的《台語之古老與古典》和《高階標準台語字典》(上冊)。其中《田園之秋》(Fields in Autumn) 成為不朽的臺灣散文經典作,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光輝燦爛的田園隨筆」,曾榮獲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1983年)、吳三連文藝獎散文獎(1986年)、《讀者文摘》精彩摘刊(1986年)、文建會「臺灣文學經典名著30」入選(1999年)、塩份地帶臺灣新文學貢獻獎(2003年),並選錄入臺灣各級學校國文教本。
2011年7月6日下午病逝屏東縣屏東市屏東基督教醫院,享年77歲。
scl2010-10-27 14:23:48 回應
從台語運動的角度看陳冠學與林曙光兩前輩
兩前輩的書多少看一點,從1988年開始成為台語運動者,有一度家裡的台語書籍擠滿櫃子,陳著《台語之古老與古典》、《田園之秋》當然讀過。
陳著有啟發我的台語運動觀,他是屬於「雲端技術」級,對庶民的影響有限,太古典,也不容易欣賞。

最近幾年蒙SCL學長贈書,才知道高雄的奇才林曙光前輩。

林、陳兩人雖然是至交好友,但由於兩人的活動範圍迥然不同,戰前林曾經留學日本立命館專門學校應用化學科。陳在國家體制內活動,林在白色恐怖迫害下(師範學院46事件),過著逃亡生活,澈底在高雄民間活動,他的南部人性格就充分在南部的養分滋養下成長,因此,他是庶民的觀點,透過民俗去記錄生活點滴,雖然後來也有在三信高商任教職,但庶民的觀點已養成,所以他的著作成為承接戰前與戰後的重要著作,由於他的接觸廣泛,作品呈現多樣性,他的台語作品就是庶民的、生活的,對1990年代興起的台灣研究而言,將是重要的寶藏。他還有很多作品未出版,如郭國基傳等,期待能早日出版。

追伸閱讀 新台灣新聞週刊-
莊金國寫的『林曙光走了 在地文化誰傳承?』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830

 北投埔林炳炎20101027晨於書房
scl2010-10-27 07:54:01 回應
午間回潮州吃了"潤餅"充一餐,鎮公所享用一杯免費愛心現磨咖啡,潤喉兼提神,在後院坐椅休息了一小時,到愛生醫院才知午休至2:30pm,只得周圍逛逛,沒想到聞到牛肉香,被引到頗富盛名的店去享用一碗林曙光新埤訪友必吃的牛雜湯。
scl2010-10-25 09:48:17 回應

站在雲頂的大仙人tyi
scl2010-10-24 16:41:26 回應
陳冠學特展 手稿贈鹽分文化館以「田園之秋」馳名的台灣經典作家陳冠學返鄉特展,昨天在鹽分地帶文化館登場,他為讓大眾認識美麗福爾摩沙,將「老台灣」創作手稿贈予故鄉台南縣,他歷時七年半且病抱完成的「高階標準台語字典」,也在昨天發表,國學界和台語文學界一致推崇。 「看著年事大了,不趕著動手,我腦子裡的台語,將全部隨我入土,實在太可惜。我編寫這本字典,只像印表機將我腦子裡所存在的原檔如實印出,下冊能不能寫出,也是未知數。」他在厚達近千頁的台語字典後記中這麼寫著。 73歲陳冠學祖籍台南縣學甲鎮,文學界以「現代陶淵明」肯定他的文學境界。 將軍鄉鹽分地帶文化館負責人林金悔說,陳冠學曾為了關心台灣原始森林而參選省議員落選,為此背負巨債,卻甘之如飴。 林金悔深知他淡薄名利,編撰台語字典嘔心瀝血,沒有任何收入還為血尿所苦,於是結合國立台南大學、前衛出版社籌畫特展,到10月底展出期間義賣陳冠學著作,所得將悉數捐做高階標準台語字典下冊基金。 陳冠學由他的母校屏東縣潮州高中校長陳建蒼代表出席捐贈手稿,現場展示的台語字典和散文搶購一空。
scl2010-10-24 16:40:33 回應
陳冠學畢業於省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研老莊思想、台語、文字學,曾獲選文建會與聯合副刊舉辦的台灣文學經典三十、台灣新文學貢獻獎等殊榮。 陳冠學著作「田園之秋」曾獲吳三連文藝獎,系列作品深刻描寫農庄景致,文章入選大專、高中和國中國文教材,奠定他在當代文壇的地位。
scl2010-10-24 16:37:31 回應
他是現實生活中 的挫敗者嗎﹖田園散文出現文壇孟東籬的「海濱」,粟耘的「空山」,陳冠學的「田園」,合組成一闕現世代的隱逸交響曲,在如今這個工商其外、競逐其內,紛亂喧囂的社會,在現實的邊緣,我們閱讀到如此超逸的意象,毋寧是一件耐人深思的事。 在這裡,我想思考有關於陳冠學的事。 思考陳冠學,起因是他一下子成了文壇焦點人物,就在十一月,中文版「讀者文摘」用顯著的篇幅轉載了他的田園散文,也在這時候,他以一系列的田園日記榮獲吳三連文藝獎散文類。前此他也曾得到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荐獎。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陳冠學比較為人所知的作品,在量上還是非常單薄。一個曾默默地努力研究莊子、中國文字以及台灣話的學者,在近五十歲之際,突然以這樣特異的日記體田園散文出現文壇,而且獲得高度的評價,這整個的事件本身究竟透露什麼樣的訊息? 根據資料顯示,他是在「歸隱」的狀況下從事寫作,而所謂的「田園」,其實只是幾分土壤貧瘠的果園而已,在吳三連文藝獎頒獎之後,他接受民生報記者的訪問時說,賦閒農村專事寫作,雖使自己的心靈獲得充實滿足,卻讓家人生活清苦。而我們必須要知道,他曾經是一位出版社的主持人,一位專校教師,一位曾有意從政(競選省議員),這樣的人,如何會選擇退隱、耕讀寫作做為自己的生命形態呢? 孟東籬說:「我想,一切隱士基本上都是激進分子,因為他無法忍受俗化和無知。」陳冠學果真也如此嗎?而問題是,他的作品中純是大自然景觀以及透過心性照明的生命哲思,難道讀莊子的他,真的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了嗎? 中國傳統隱士之所以形成,頗多是個人主義和失敗主義,而奇怪的是,中國文化中卻存在明顯的隱士崇拜。陳冠學的歸隱田園呢,他會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挫敗者嗎?或者是一個個人主義者呢?前者無資料可以驗證,後者顯然不是,因為他的作品中仍然存有強烈的人間情愛之關注。因之,陳冠學遂成為我思考上的難題了。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樂於見到陳冠學為我們的當代文學鋪陳一片豐美的綠地,至少在我們擁有一些為保育自然生態而大聲疾呼的都市知識分子之外,還擁有真正在田園生活,在自然裡,讓人與物一氣共流轉的作家。 陳冠學選擇了秋,在他的田園裡,他有了如今的成果,往後呢?秋去春來,何妨再讓大地充滿一片綠的生機。 【1987-01-01/聯合報/07版/聯合副刊】
scl2010-10-24 02:09:45 回應
要頒獎章給學長
pylin
scl2010-10-24 02:05:05 回應

陳冠學是今日台灣最有資格被尊稱為「現代陶淵明」的人。因為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隱士,而且成了徹底徹尾的農夫,所以一般人很難得能夠認識他。知名作家亮軒說:「陳冠學,一如『五柳先生』,不知道他是誰,也搞不清楚他現在何處。」作家何欣寫《評析田園之秋》一文開頭即說:「作者陳冠學的名字,也是初見。是位年輕的後起之秀嗎?不像,除老練的文字之外,文章表現的思想與生活態度,似乎不是初出茅蘆者所能望其項背的;是位老作家嗎?怎麼沒有人提起過他呢?」
    為何歸隱?書中未見交代,但是字裡行間當然看得出來,是他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之後,徹底檢討而產生的絕望,這應該是個人思想必然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只是俗念太重的人,恐怕只能發出感慨,卻不能付諸行動;然而陳冠學在喟嘆「田園將蕪胡不歸」之後,真能以大決斷的勇氣,回到「老田園」,彷彿遊子回到母親懷抱一般,發出對家鄉的孺慕之情。他說:「我出去,是一種生命裡的渴求,想拿腳底去親親田園的膚表,﹍﹍恢復自然原始的生命;是田園呼喚我,也是我自發的回向自然。」(<九月二十四日>)真正一次強烈聽到自然的呼喚,大概在一個平常的日子裡,走過平常走過的道路上,偶而瞥見一朵平常的藍色小花朵,頓時做了即刻隱遁,反璞歸真的決定。以下我們從他的<田園今昔>一文來看出其中端倪:
    「一九五二年秋,為了求一點兒智識,暌違了老田園。誰料這一暌違竟就是二十年,待一九七二年春回來,老田園早已過去了。到處看,到處嗅,到處聽,為失去的老田園,一直想嚎啕大哭。只為歲數大了,不便如兒時任性盡情,於是十年來,悲哀與懷念竟在內心裡積成了壘塊。」
    回到了老田園,他不管世界怎樣改變,他堅持要過著神農氏的生活模式:以人力、牛力去營生,住在一棟瓦厝裡,耕耘著 兩甲 旱田,輪作旱稻、番薯、土豆、番麥等;屋邊總有瓜、豆、菜、蔬;粗食淡飯,自給自足。「滿院青草、滿田綠苗,在燕珩 劃破熹微曉空 的鳴聲中醒來,在鈴蟲的幽幽夜吟中睡去。沒有疲勞感,沒有厭倦感,這是我的生活。」(< 九月二日 >)
        葉石濤先生在《田園之秋》的序文說:「陳冠學具有中國傳統的舊文人氣質,同時又有台灣知識份子參與(committed )的入世思想,他辭掉教職,毅然脫離看不見的枷鎖,絕不能看做是退縮和逃避,毋寧是一種更積極的為求真理寧願殉道而死的強烈意願。中國的知識份子一向是依附權力謀生的。設若堅決不想妥協,那麼唯一的出路便是退隱;晴耕雨讀,過著清貧得道的生活。可惜我們的田園在哪裡?﹍﹍」
   或許本身研究莊子思想的關係,自然而然受其影響,所以落實在自然的生活中,是陳冠學的一生職志。因此他不是一般的農夫,而是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之後,歷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又回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哲學農夫。他服膺「現象」而懷疑「本體」,也因如此,他具有科學家認知事物的精神,未落入傳統文人忽視科學,又把文學、哲學綁死在自己的象牙塔內,他努力要證實人本自天地大化而生,也能融匯在天地大化中俯仰自如。因此他每日過著平凡不過的躬耕生活,自給自足,安貧又樂道,在無所爭、無所求的田園之中恣意地享受純淨的生命。自然哲學家的他說;「既以荷除下田,便要耕作;既以出生為人,便要好好做人。今天你不好好做人,卻講來生,豈非將此生辜負了?踏不過此生,哪得到彼生?」所以他選擇:「一早起來,天光明亮,健康的日子。」和「在陽光豐沛的屋頂下,在陽光豐沛的田野中。」(《藍色斷想》),每天過著與世無爭,而與自然分享的田園生活。
   也許梭羅的《湖濱散記》打動過無數人內心深處的質樸,對於中國人而言,尤其是在台灣生活的中國人,陳冠學以他的勇氣、經驗與智慧,為我們提供了生命中早已忘卻的一種可能,更彌足珍貴。他,不只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而已,而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自然隱者;誠如其友鄭穗影說的:「陳先生他沒有『自己』,卻在『自我』的覺醒與自適之中,無形為社會盡了他的心血,塑造了人生向上的典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