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中老同學提到 : 當年(47/1958)的高雄市鬧區為塩埕,有個俗稱「大水溝」的市集,聚集很多小商店及小吃店,非常熱鬧,好像由五福四路的一個巷子彎入即是。相傳是那條大水溝加蓋後,就此出現小商店及小吃店,我還曾於大四時去過,只是不記得那兒是否有路名或者現在它變甚麼了?
那老同學家住鳳山,在高中時面對課業和升學壓力,大概不曾去逛街,以將近60年前去過那麼一次,至今猶然想起,可見當時留下極為深刻記憶!
通稱「大溝頂」的攤販市場,是在瀨南街與七賢三路之間的平行線。古早年代(1912年)完成打狗港第一期築港前,是稱為「頭前港」的一段「打狗港(愛河舊名)」支流小川。築港後才做成大水溝,大為縮小寬度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
1950年代一位市議員倡議並推動大水溝加蓋,不僅收容塩埕市場周圍攤販,更形成特色市集,更加繁榮塩埕區。
「大溝頂」起自必忠街,逐漸增設至愛河。必忠街至五福四路這段是堀江商場的一部份,以販賣舶來品聞名。現在高雄對年輕人最有吸引力的「新堀江」,就是沿續堀江商場發展出來。
五福四路至新樂街以日用品百貨為主,新樂街至大仁路乃至大公路的「大溝頂」才是以小吃聞名的勝地,當年盛況可是要吃什麼有什麼,搶過台南「莎卡力吧」風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