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

雄中47級同學畢業55週年聚會盛況紀實 黃奏勝 ---雄中47級同學2012年心靈故鄉的饗宴

雄中47級同學畢業55週年聚會盛況紀實 黃奏勝
---雄中47級同學2012年心靈故鄉的饗宴

雄中47級同學會每五年舉行一次全年級四組同學聚集盛會,循序應於2013年聚會,但為因應2012年1月24日台灣總統暨副總統選舉,屆時旅居全球各地的47級同學可能返回台灣投票,選擇在投票前時節舉行全年級的同學會,諒必有更多同學共襄盛舉,聚集一堂,敘舊懷昔,實具何等歷史性的意義,於是徵求二組吳信良兄主辦2013年同學會的首肯,決定與一組每年一次同學會合併舉行雄中47級同學畢業55週年聚會,請吳信良兄為總召集人匯合一組原先籌辦同學會的崔思靖兄、黃志遠兄、林身振兄、黃茂森兄及黃奏勝成為承辦小組。於2012年12日在高雄市新興區民生一路93號<蟳之屋>餐廳舉行,同學會聚餐全部費用由吳信良兄及黃茂森兄捐獻,於是贏得聚會所有同學的感動與感謝。

籌辦47級同學畢業55周年聚會籌辦小組在聚會會場,懸掛雄中47年度高中畢業生合照照片暨44年度初中第16屆畢業生合照照片、中華日報民國44年7月28日所揭示省立高雄中學新生錄取名單高中部直升20名、高中部新生167名,以激起與會同學情緒興奮,也喚起每位同學想念封塵多年而沁人心脾、豁人耳目的中學生涯,再次回憶當年共同進德修業、彼此關懷、相互煦濡的有情有義又有愛的同學合照的歷史性陳年老舊照片,其給予參加盛會童學濃郁的溫馨,更表達了人文素養的人性關懷的真實理念。做為籌辦47級同學會的籌辦小組秉持真摯用心與深遠用意,正反映了我們所有同學之間,畢竟具有情感相繫、情誼相連、靈犀相通的密切關係,更重要的是印證了同學情義與同學聚會所展現形而上的精神喜悅,以及虔誠之真摯意識融會一體之後,所引導出來的心靈之美。

我們雄中47級同學,絕對多數是從民國41年踏入雄中校門到民國47年驪歌聲響,經歷了初中部及高中部六年的共同生活、相互切磋、相互呵護的中學生涯,在那段青澀年華的年輕時代承受著課業的沉重負荷,一點一滴的感悟,堆砌一段一段知識成長的歲月,包涵了多少年命成長的軌跡?多少知識累積的啟悟?多少人生理想的憧憬與追尋?多少47年大學聯考文理醫不分組縈繞腦際的憂慮與興奮?多少心靈信念的歡愉與哀愁,矛盾與徬徨、疏狂與孟浪、幻滅與肯定?雖然到如今年歲變遷、心境已轉換,可是那種生命力的自然流露及欲求,正是當年所有雄中學生天真誠摯的情懷及堅毅意志,也是每位雄中青年抱持的理想,從荊天棘地之中走出安身立命的道路,充份對自我生命的負責,正是對自我生命的珍惜與尊重。這種年輕時代的真摯情懷永遠在每位同學內心深處有其獨特的軌跡,卻成為生命中最美好最純真的回憶,更成為生命的心路歷程中絕對的喜悅。正如陶淵明<雜詩>所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在此次同學會舉行了深厚人性關懷的尊重生命尊嚴及肯定生命價值禮儀<為47級往生的同學默哀>,使我們順著掠逝而去的過往歲月,腦海中浮現花木扶疏的雄中校園,宛若看到這些遠離我們的同學在求學時代的音容形貌、舉止言談、夙興夜寐、兢兢業業、識見超卓,他們從知識中孕育自我的肯定、對生命的熱愛、對同學的忠實、對家庭的誠摯、對人群的關懷,成為照耀時代、溫暖社會的源泉,他們有生之年都生活得如一篇圓滿美好的史詩,雖然短暫但卻恆久璀璨,緬懷他們的風采及對人群社會的貢獻,在在深得我們的肯定、尊敬與尊重這些遠行的雄中精英人才。從而啟發我們這些韶光年華迫近人生黃昏的同學,想及生命的生長及殞落、變化莫測的悲歡離合、默默承當生離死別,心思起伏不已,充滿著迷惘、感觸萬千,深信溫良淑德的謝宗昌兄之夫人、蔡明月女士的感觸更多更身邃,即使于一新兄之夫人能夠與會必定也如是。世界一切榮華富貴如春天燦爛的花朵,而花開花落都歸於冥冥的無常,唯有「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追尋生命的喜悅、增添生命的光華。其實,我們品味徐志摩<偶然>歌曲:「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驚訝,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人世界的一切既是偶然,就何必驚艷歡喜?更不必悲嘆「浮生若夢」?唯有通達義理,保持心靈的澄澈,省悟超乎形象的局限,自然通往永恆的生命莊嚴和諧,則人生就可以達到純真至善的完美境界。

莘莘學子在高雄中學的求學生涯,不但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同學切磋學問、砥礪品德、互相煦濡而人格成長,更可以體認卓立群倫的精神、養成自強不息的意識、奉獻才華於人群社會的情操,因而雄中成為47級同學也是所有雄中學生人生成就的關鍵時期。因為我們的校訓啟示我們:真正的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踏實踐履,來追求卓越、實現完美;而我們雄中校歌激勵我們:由個人推及人群、由人生推及社會,奮發起磅礡的創造力,使個人生命和社群生命融為一體,創造繼往聖開來哲的悠美人生境界。從而在我們的精神領域留下豐饒的資產:豐盈淳厚的性情、溫柔敦厚的情操、虛懷若谷的學養、純真樸實的理想、靈敏堅毅的意志、仁慈淑世的氣度,於是調和了理性的知識與感性的情感之扦格溶入人生哲理的思維及意識,於是造就無數光彩耀目的社會菁英分子,其中有律師、有法官、有醫師、有教授、有著名中學教師、有建築師、有工程師、有會計師、有文學家、有企業家、…有政治人物的縣市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直轄市市長及部會首長,成為引領風騷或領導群倫或叱吒風雲的才俊之士,當真是人才輩出,各有長才,意氣縱橫,占盡了一時的風光,正如我們雄中校歌所云:「巍峨黌舍,是我雄中,英才齊集。」連幸附驥尾的我,都同感與有榮焉,也感到春風滿面,情思 蕩,充滿了無比的自信與活力。

衷誠感謝及感激高雄中學崇尚自由的校風,培育所有學生各自走著自己的路,使我們每個人依據各自的興趣、性向、專長、境遇、環境來選擇人生恆久的道路,而不會刻意去遵循任何人為的規範與教條,於是有接納差異、包容差異、尊重差異、欣賞差異的優質校園文化及特色,所以我們能夠在沉重課業負荷的中學生涯,每位同學都開創不同的燦爛天地,使得每位雄中學生自然而然有濃郁懷念母校的心情與情結,促使我們這些雄中同學與高雄中學融合為生命共同體、共存共榮地永續發展,「我們以雄中為榮」、「雄中以我為榮」渾然地契合為心靈上無法解開也不能解開的情結。這種雄中學生忠於母校高雄中學的真實心靈綿延不斷、生生不息、代代相傳,衍生為雄中心靈故鄉的真實情感與寶貴情操。

走筆到此,引用美國哈佛大學校訓:「人不能選擇他自然的家鄉,但是可以選擇他心靈的故鄉。」即告訴世人:現代知識分子處於全球化的科技資訊時代,已沒有農業社會時代那種穩定、悠閒、安土重遷的生活,更無法落葉歸根,卻必須面對科技資訊的既現實又功利又冷酷的挑戰,不得不過著遂工作而居的新遊牧民族的生活,時時必須面對又熟悉又陌生環境的人、地、事、物及生態,於是陷入焦慮與空虛的迷惘,因而就在自覺或不息覺地追尋著自我理想的心靈故鄉「自我調適」、「自我成長」、「自我完成」來安頓自我的精神、自我的心靈於純真清明適切境界的心靈故鄉。然而,我們的母校高雄中學有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訓來追求卓越的理想,以及崇尚自由的理想主義傳統校風,又有許許多多的良師益友,建構成為智慧、品德與人格成長的優質校園,感動並攝引著雄中不同世代學子的精神、心靈及人生觀,塑造雄中學生成為品學兼優的人才,於是奠立雄中在所有雄中學生心目中有其崇隆至高無上而無可取代的地位,即使我們47級同學離開母校已有55年,不管在國內或世界各地生活,都默默向著心靈生命的源頭,嚮往著雄中心靈故鄉所給予高遠曠達的人生而能奔走於四方,從而無時不刻地懷念求學時日的酸甜苦辣的生活意味,確實有一番親切溫馨湧上心頭。

當今國內或國外的著名大學殿堂、國家級研究機構的中央研究院或美國國家科學院或英國皇家學院、美國的IBM、執尖端科技牛耳的美國太空總署、……甚至於全球性聯合國涵蓋的機構,都有優秀雄中學生的踪影。這些沉思生命的哲學與科學、關懷社會經濟的變遷、關心生態環境的變遷及宇宙自然現象的出類拔萃雄中學生,各有專精的學術研究領域或領導深層學術研究的博學鴻儒,假如情況可能或許可以糾合歷屆優異俊秀的雄中學生組合成為一個「雄中學派」,誠如歐美的劍橋、牛津、哈佛、耶魯、芝加哥、法蘭克福學派,已繼往聖先賢而開來哲豪傑,使所有雄中學子的心靈故鄉獨具截斷眾流、壁立千仞的卓然學術地位,以激起畢業校友或在校同學奮發向上向前的凌雲壯志。

整個47級同學會中,每位同學都顯得非常興奮、意氣昂揚、精神充沛地遊走整個會場,來和其他同學敘舊談昔,了解彼此的近況、母校活動的相關訊息並互相祝福健康,充分流露出同學彼此之間內心的「真誠」,於是所有同學都融合在一起,投射出同學情感的真摯、誠懇、熱力及關懷,及時把握聚會四、五小時的寶貴時光,凸現同學的真切熱情的燦然,彼此的關心及愛護,時時溢於言表,令人感動受益無窮而進入心靈深處,久久不能忘懷。我們這些離開母校55年風流雲散於國內及世界各地的同學,彼此都保持青青子衿時代的真誠和情操,誠如佳釀愈老愈香,怎麼包裝修飾,也混充不了。同學朋輩論交,少年時際共用車馬衣裘的同伴,交情之莫逆結實以通永恆,這是莊嚴的生命情調,真是何等的悠美。

我們同學幾乎都在忘我的情境中敘談,彼此圓融無礙,不知不覺地聚會時間倏忽地過去,驀然感覺我們聚會已到下午二時三十分而要互道珍重再見的時候,可是同學會場中還有許多同學不減殷殷深情的神色,仍然把握殘餘的時間,憶往感舊、傷春悲秋,黯然神傷的落漠,情意猶未盡,依依不捨、相互期許,形成典型肅穆虛靜的現象。其實「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凡事都在起始的「歸來」,在終結的「落去」,交迭的循環再循環。今天我們雄中47級同學不忍別離,但卻欣然看到同學之間「相知相惜相扶持」的情誼,再次印證,我們看到每位同學真切誠摯的熱情。正如曹孟得的詩所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深信凡我雄中47級同學都能感受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要有清明純潔的心靈,體認宇宙萬物,了悟人生的真諦,去關懷芸芸眾生,由平淡看到高尚,由短暫追求永恆,表現仁愛慈悲的情懷,則日月常照、江河永流,心胸灑灑落落,如光風霽月,洋溢著學問之真、道德之善、藝術之美,以光耀雄中心靈故鄉,進而贏得千燈相照、光芒四射,俱天地間川流不息的生生化育。

2013.9.29定稿

※※文後語
47級同學畢業55周年聚會籌辦小組於2012年1月16日函囑撰寫<雄中47級同學畢業55周年聚會>一文,於是整個意識與思維,都沉浸在記憶的尋索、投注在情境的描述,而我的心智、我的軀體都必須奔馳於現實的職務,這種自我的分裂,在當今這個全球化衝擊的大時代中,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即使稍微聰明或瀟灑的人,自然可以處理得左右逢源、圓融無礙。然而,由於天性中一種追求完美的慾望作祟、一種忠於自己真切的感受,藉由認知和體悟,辛苦寫成的文稿、在反覆陳思,卻如初陽的積雪,轉瞬之間變無蹤影。

凡此心路歷程,循環再循環又循環,就在千迴百折無可奈何的挫傷之中,經歷花開花落又花開花落後的深秋時節,終於在無數午夜夢迴後的清醒與沉思,並承蒙上天的庇佑,幸運地完成文稿,得以呈現在雄中47級同學面前、以及關心雄中發展的校友及教育家。從而,深深體認徐志摩所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是的心情而已。

2015年8月16日

董一致教授

董一致教授
董教授為北醫奉獻超過四十 年,長年投入生化研究與教學,作育英才無數,他生前的行誼是北醫學子永遠的明燈,我們永遠懷念。

董一致教授 生平事略 董教授生於民國16年,在家中排行老五,上有二位兄長,二位姊姊,及一位妹妹。自 幼聰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歷經高雄堀江小學、高雄中學、爾後台灣大學(日據時代 稱台北帝國大學),求學期間雖值日據時代,仍屢屢獲獎,堪為台灣人之表率。 民國38年於台灣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畢業後即留任母校擔任助教,追隨日本諾貝爾獎候選人野副鐵男教授,從 事有機化學之研究,悉獲其神髓。一年之後赴美國深造,在愛俄華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歷經二年獲得碩士 學位,其後繼續留在該校擔任醫學院助教二年及研究員二年。留美期間持續研究努力不輟,尤其對生化學之 合成技術極具創見。民國45年返國後,受聘於母校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學科,從事生化學研究,發展出由雞 母珠分離N-甲基色胺酸的高效率新方法,並開始進行雞母珠中其他色胺酸衍生物的研究。民國50年因卓越 的研究成果,榮獲日本山口大學醫學博士學位,誠屬國內不可多得之生化人才。 民國475月與高雄望族陳啟安先生長女秀雲小姐締結連理,成就半世紀的好姻緣,育有四子一女皆有所 成,兒女承歡膝下,家庭和樂美滿,最受疼愛的女兒尤其體貼,照顧教授晚年生活起居無微不至。 台北醫學院創立於民國49年,創始之初蓽路藍縷,徐千田先生為首任校長,力邀當時任教於台大醫學院的董 教授,擔任該校化學系統課程之統籌規劃與授課。在校區仍是鐵皮屋及黃土堆的克難環境中,董教授每日 的午、晚餐就是妻子為他準備的二個愛心便當,在教學與研究工作皆繁重的情況下,樂天知命的他全心投入 普通化學及有機化學之教學,並協助分析化學、理論化學之施教,及至民國519月生化學教學伊始,董教 授正式受委任為北醫生化學科主任教授。北醫能在創校初期,讓醫、牙、藥學各系得以同時開課,進而奠立 今日之規模,董教授之投入與奉獻實為功不可沒。 董教授之二哥董大成先生與姐夫林國煌先生,一門三傑皆任教於生化學科 ,同為醫學界之先驅、台灣生化 界之巨擘。董教授終其一生奉獻北醫,主持生化學科長達卅載,間擔任過醫學系主任及天然物醫學研究所 所長。退休後仍擔任名譽教授,可謂「一生戎馬為北醫,馬革裹屍方罷休」。 http://blog.tmu.edu.tw/tmubt/pdf/005919.html 1 / 2 [2009/12/3 下午 02:28:38] 臺北醫學大學今日北醫: 董一致教授仙逝 董教授不僅學有專精、貢獻宏偉,且為人謙沖敦厚、工作認真負責,其研究精神之貫注數十年如一日。發表 之學術論著凡四十餘篇,歷年來屢獲國科會獎助,並兼任多所大學博士學位評審委員,造就人才無數。晚期 更致力於拓展國內外大學研究交流,兼任日本金澤醫科大學客座教授,常派北醫同仁赴日進修交換研究心得 成果豐碩,對於台北醫學院國際學術聲譽之提升、師道之宏揚,貢獻良多,同儕無不欽慕景仰。 董教授一生淡泊名利、清高自持,熱愛研究、奉獻教育,除了保有鄉下人的率真與樸實,更兼具學者涵養與 氣度,提攜後學不遺餘力,一生對朋友有情有義、豪氣干雲,對家庭亦盡心盡力、全心付出,其一生可謂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的最佳典範。(文/董教授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