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8日落成,稱為武道場,也稱尚武館,為學生修習劍道、柔道、相撲等武術場所。戰後1946年成為圖書館,長達23年,在那台灣經濟尚未復甦發展年代,在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高雄,青年學生考進雄中,從新生訓練介紹參觀圖書館開始,就成為汲取知識的寶庫。1969年6月新建三層樓圖書館落成啟用,1982年該館更名為「健身房」,1989年又改稱「雅樂軒」。禮堂拆除事件結束後,1996年1月15日凌晨,疑似遭人縱火燒燬。雄中短時間內損失兩棟歷史建築。現址為網球場。
縱火燒燬之主謀者毀掉二十幾年間在那[圖書館]成長的雄中人場域,
內心豈無深烙罪惡印記!!
記憶中進門後就是一大間閱覽室,中有閱覽桌,三面靠牆設固定式閱報及期刊雜誌閱讀台,圖書館位置方便除午休外,可容學生利用課間休趕去瀏覽新聞報導。
並非[早已拆除]
而是[疑似遭人縱火燒燬]
這座小木屋存在64年
其中的23年影響多少雄中校友至深且遠!
圖書館原先設在健身房(現在的雅樂軒),後來又闢禮堂為閱覽中心,民國五十七年在學校最中心位置興建一棟獨立的三層樓,現在的圖書館每層約 一百坪 ,並建有地下室作為期刊閱覽室,一樓閱報室、書庫,二樓專作教師研究參考室、書庫、辦公室,三樓為學生閱覽室,每月委託清潔公司清掃,地板打臘一次,光潔明亮,這在二十多年前,沒有一所高中能興建如此美侖美奐的圖書館。(劉訊鵬)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禮堂北邊的圖書館。由於校風開放,而且當時日文書又看不懂,台灣人的著作又被禁絕。只有看翻譯小說:泰山叢書、基度山恩仇記,俠隱記等。再就是填補空檔的中國五四運動以至二十年代的作家,如謝婉瑩(冰心)的〈鴿子的通訊〉、魯迅、巴金、郭沫若、老舍(舒慶春)等人的雜文。最有趣的是看了一本錢穆的〈中華民族精神發展史〉。他說:中國人是謙虛、含蓄、探究內心精神世界;西方人是開放、進取、冒險、不講究內心精神的探索,只求外現。一個初中生,在拜讀之下,覺得是探得中西文化的精髓。後來多看多聽,覺得就是 孫中山 先生批評的:以螟蛉為子,腐草為螢的看法而已。 錢 先生後來被選為中研院院士,死後政府供他住的房子卻要不回來。(蔡勝雄)
在所有的設備中,我最常去之處除了教室之外就是圖書館, 這是一棟木造獨立建築,裡面藏書很多,我是那裡的常客, 一般學生借書的手續是自己先查好書名及其編號,交給管理員,由他來幫我們找書出來,管理員做事慢條斯理的,借書要等很久, 而且不是每次都找得到。學校有一獎勵學生讀書的辦法: 讀過一本書後,寫一篇讀書報告,經審查通過, 可發給一張特別借書證,適用一學期,憑那張特別借書證,可進入藏書庫自己取書借出來, 在高雄中學六年我都一直持有特別借書證,那藏書庫像寶山。(黃哲陽)
當然,還有那棟蓋在一棵盤根錯節老榕樹旁邊的老圖書館。
那是一棟日式木造建築,館內燈光昏暗,地板吱吱作響,老圖書館該有的風情盡在其中;但它吸引我隔幾天就要跑一趟的原因,卻是那些書店裡買不到的藏書。我到現在還很納悶:在我讀高中的年代,上個世紀六○年代中期,那間老圖書館裡怎麼會有那麼多禁書?我讀的第一本聞一多的書,陳獨秀的書,都毫無禁忌地擺在書架上任人取閱。
當時我雖然祇是因為聞其名而讀其書,並不瞭解他們背後那些複雜的政治因素,但光是這樣的詩句:「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就足夠讓一顆青澀的心靈被震撼到搖搖欲墜。我的三○年代文學啟蒙地,就是那棟早已拆除祇存留在記憶中的老圖書館。(王健壯)
不少校友回憶雄中求學生涯都會提到[圖書館]印象很深影響很大。卻似乎指的都是1946.~1968.期間的圖書館。
1932..3.8~1946稱為武道場,也稱尚武館,為時14年。
1946.~1969.6圖書館,為時23年。
1969.6~1982 閒置,為時13年。
1982~1989更名為「健身房」,為時7年。
1989~1996.1改稱「雅樂軒」為音樂班鋼琴練習房,為時7年。
1996.1.15疑似遭人縱火燒燬,現址為網球場。
yc 於 2013-08-20 11:48:37 回應
縱火燒燬之主謀者毀掉二十幾年間在那[圖書館]成長的雄中人場域,
內心豈無深烙罪惡印記!!
scl 於 2013-08-01 11:25:51 回應
自由談、暢流、拾穗、皇冠、今日世界
scl 於 2013-08-01 11:13:48 回應
記得雜誌有:[自由中國]、[民主潮]、[文星]、[人間世]
scl 於 2013-08-01 11:09:23 回應
記憶中進門後就是一大間閱覽室,中有閱覽桌,三面靠牆設固定式閱報及期刊雜誌閱讀台,圖書館位置方便除午休外,可容學生利用課間休趕去瀏覽新聞報導。
scl 於 2013-08-01 08:07:48 回應
並非[早已拆除]
而是[疑似遭人縱火燒燬]
scl 於 2013-08-01 08:04:16 回應
這座小木屋存在64年
其中的23年影響多少雄中校友至深且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