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

巨塔之男—-郭茂林建築師vs東京霞が関ビル

首次到日本是經由考試獲取參加亞洲生產力組織所辦訓練,那是1972年初,東京霞が関ビル,1968完成才三年,記得如朝聖般特地前往一覽。如今有機會一睹本尊返鄉,將由高雄秋冬long stay高鐵往返參加
2010.10.31(日),上午十點,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設計館八樓),舉辦﹝巨塔之男—-郭茂林建築師﹞紀錄片發表會
日本第一座超高層建築----霞關大樓、台北101出現前的台灣第一高樓----新光人壽大樓,二者的設計都會連結上一個人:郭茂林建築師。

1944年,一個台北工業學校建築科畢業的23歲台灣青年,因為優異的設計能力,被介紹進入東京大學建築系的岸田日出刀教授研究室,郭茂林開始了17年的研究室助手工作。研究室後來由吉武泰水教授承接,同門有丹下健三、谷口吉郎、前川國男等日本現代建築大師,以及日後遍布民間建設業與政府建設省的高級職員。

1962年,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霞關會館與東京俱樂部,約五千坪的土地由三井不動產重新開發,社長江戶英雄延攬郭先生擔任大樓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規劃整個開發計畫。36層高的霞關大樓在建築法規(特定街區容積獎勵、高度突破100公尺)、結構理論(韌性構造)、建材開發(大尺寸H型鋼)、營造工法(預鑄帷幕牆)各方面均為創舉。郭先生以總協調者的角色,藉著東大研究室建立的豐沛人脈,獲得產官學多方協助,完成了日本第一座超高層大樓。

隨後郭先生擔任東京新宿副都心開發協議會之協調者,並參與其中京王Plaza旅館(481971)、三井大樓(551974)Century Hyatt旅館(281974)、第一生命大樓(261974)的設計工作。郭先生也以建設業者總協調者身分主導東京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地上40159公尺 ,1970完工),東京池袋新都心開發案(Sunshine City,含 60層之太陽城大樓1978、王子飯店、購物中心、進口商場、文化會館),東京板橋中台Sun City住宅園區開發案(1800戶,1980完工),千葉縣船橋市Lalaport購物中心(1981第一期完工)等大型開發案。

1968年霞關大樓完工後,郭茂林的KMG建築師事務所在日本、台灣、韓國設計了20座以上的超高層建築,日本朝日新聞在專訪中以﹝巨塔之男﹞稱之,可見其獨特形象。郭先生對自己工作的定位則是Coordinator(協調者),他在2009年的壽宴時自況:「我是給大家工作的分配者。我是集合許多優秀人士,好好的照顧他們,好好的將大家工作成果整理出來而已。」

郭先生在台灣的高樓作品有榮華大樓(台北吉林路中國國際商銀總行1977,台灣第一個使用純鋼骨結構、預鑄帷幕牆、地下連續壁),一銀總行(重慶南路1981),台電大樓(1982),國泰人壽大樓(台北仁愛路1987),國泰敦南商業大樓(1988),新光人壽大樓(台北車站前1993),台灣水泥大樓(台北中山北路1998),國泰金控大樓(台北信義計畫區2002)

郭先生關懷故鄉,經常將日本工作的心得無私的貢獻出來。1968 即曾向高玉樹市長提出台北火車站地區立體化的構想,1971自費完成台北車站區域更新擬議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與中華路地下街規劃(1982~88)1979郭先生首先提出台北市多核心都市型態的遠程發展構想,並自費作成台北市信義副都心計畫(1980),後來市政府的信義計畫基本上即採用了郭 先生的構想,並在此開始了台灣都市設計審議的制度。台灣在7080年代有許多相關的建築技術引進與建築法規的修訂,都是透過KMG跟日本的專家研討,把日本的經驗轉換過來。

2010,建校99年的台北工業學校已成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89 歲的郭茂林將特地返回母校參加校慶活動。1031日 上午,在設計館八樓有一場由吳讓治建築文教基金會監製、許志祥製作的紀錄片『台灣現代建築溯源系列----郭茂林建築師』發表會,當年設計新光人壽大樓結構的廖慧明博士、與負責台電大樓施工的李政憲教授,將在影片放映後親身補述和郭先生共事的經驗。當日下午,郭先生將親自出席建築系三年級的設計評圖。設計題目是在郭先生指定的新光兆豐農場作一個休閒農莊,相差近70歲的老學長與小學弟間會擦出甚麼火花?令人期待。

郭先生的紀錄片也將於115日 下午,在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放映,會中將邀請楊逸詠與黃模春兩位建築師對談「1970年代新技術引進對台灣建築的影響」。兩場活動均對外開放,無需報名,歡迎有興趣人士參加。


吳讓治建築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楊逸詠
聯絡人:胥直強
電話:0910-147360
http://www.airoc.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0920
scl2010-11-01 15:40:27 回應

昨天吳讓治建築文教基金會贊助,在2010.10.31(日),上午十點,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設計館八樓),舉辦﹝巨塔之男—-郭茂林建築師﹞紀錄片發表會,在下看完記錄片非常感動,對郭茂林前輩在台灣受教育,受到他的日本老師 千々岩助太郎提攜,在1944年前往東京,船被美國魚雷擊中,但幸運的留下來。後來在東京大學17年,又學又教,沒有人有這樣的機會。
東京霞が関ビル,1968完成。看到記錄片中有2人的名字,我認為需要在這裡介紹,讓大家理解郭前輩能成為巨塔之男的偉大處。這2人是武藤清與濱田稔東京大學教授,前者是結構力學日本天王,後者是混凝土專家。
武藤清(1903年- 1989年)、日本建築家、建築構造学者、構造家。大學時學習「武藤清式結構算法」,武藤清被網羅進鹿島建設(1963就任最高顧問,7月副社長),這是偉大的營造業的心胸。我是在大四才從鄭茂川教授學「武藤清式結構算法」,但因已學過ACI 318 ,就妨礙欣賞他的結構算法,後來也沒有去事務所,就此荒廢。
列出一些濱田稔的業績:1927年濱田稔「コンクリート壓縮強度に就て」、1928年濱田稔「輕量コンクリート熱傳導係數及強度に就て」、1929年濱田稔「コンクリート配合に關する研究コンクリート強度を目的とする」、1930年濱田稔「コンクリート強度試驗方法」、1934年濱田稔「コンクリート強度試驗方法に關する研究」、濱田稔等3人1936年8月視察旅行報告《台灣の建築に於ける鐵筋コンクリートに就て》1938年吉田德次郎「高強度コンクリート沸騰養生に就て」。在1940年東京大學吉田德次郎得到15000psi最高混凝土強度。濱田稔也與台灣結緣。

北投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