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洞窟工場3之3/胡巨川
半屏山洞窟工場3之3
胡巨川
心中一直牽掛著《第六海軍燃料廠史》中提到的,當年為了防炸,將該廠精製部(相當於光復後的製造組)的辦公室遷入了半屏山西側中間的洞窟中一事,向我說他在那洞窟內辦公過的耆老亦未能明確指出該洞窟詳確位置。經過鍥而不捨的追尋,最後找到了煉油廠健行社的柯社長,他帶我到洞口去看,說洞口原是拱門型的,因土石崩落堵得祇剩上面不到一半的半月型洞口了,所以大家才看不出來。他二十
多年前曾彎身進去過,裡面坑道很寬,一邊是辦公室,另一邊是一個很大的水槽。坑道後面原來可能是通的,但被用水泥牆封起來了,所以裡面空氣很差,不希望在沒有做好安全設施下進入。筆者撰文至此之時,恰逢高雄煉油廠奉命辦理「產業文化資產清查」,筆者已建議該廠以清查遺跡為由,將崩落堵塞的土石清開,設法改善通風,再視情況可否進入內部踏勘。
註:
3.臺灣海軍燃料廠(後來的第六海軍燃料廠)共有高雄、新高(今清水)及新竹三廠區。
4.高橋武弘,《第六海軍燃料廠史》;第六海軍燃料廠史編集委員會,昭和六十一年二月發行。
5.鍾堅:《臺灣航空決戰》,頁三四二;麥田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初版。
6.劉鳳翔:《日軍在臺灣》,頁一九六。國史館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初版。
7.《臺灣通誌卷首大事記》,頁一五三,省文獻會民國六十九年四月再版。
8.見註五書,頁一八一至一八五。
9.一公秉等於一千公升。
10.據昭和二十年八月卅一日《臺灣新報》〈債權者急告〉之啟事,當時計有高雄海軍經理部、高雄海軍軍需部、高雄海軍施設部、基隆海軍運輸部、高雄海軍港務部、高雄海軍工作部、高雄海軍病院、臺北在勤海軍武官府、第六十一海軍航空廠、第六海軍燃料廠等單位。
11.《第六海軍燃料廠史》稱為「酸素製造裝置」,亦即氧氣工場。唯實勘該洞窟內,有加熱爐(圖十)、排煙道(圖十一)及直通山頂之煙囪(圖十二)等設施,均係由耐火磚所砌成,耐火磚為印有星標及TYK標誌者,磚側之塞格錐號(SEGER CONE NO)有SK -5a,SK-30,SK-32,SK-34 等。其中,SK-34 之平均熔點高達攝氏1750 度。
一般而言,製造氧氣不需此類設施,況且在密封之洞窟內與氧氣製造裝置在一起又極不安全。又,另依中油公司發行之《三十五年來之中國石油公司》頁九十四稱:「其後盟軍飛機大規模轟炸,廠區中彈累累,因之建廠工作,癱瘓停頓。另於半屏山南麓,開鑿山洞,拆遷已有設備,建立各小型裝置以資苦撐。計完成蒸餾裝置、廢機油回收裝置、小型觸媒裂煉實驗裝置等數項。」可見此洞窟內之工場,應為觸媒裂解裝置(日人稱為接(觸)分(解)裝置)。此裝置始需用到加熱爐。然本文姑仍以「氧氣製造裝置」名之。
12.通稱ABCD圍堵線,即美、英、中、荷四國聯合圍堵。荷蘭當時國名為Dutch。
13.見註六書,頁六四七。
14.見註六書,頁六七七。
15.《中國石油志》,頁五一;中國石油公司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出版。
16.《石油一生──李達海回憶錄》,頁四五。天下文化一九九五年二月出版。
17.《石油人史話》,頁五一八。中國石油公司出版,慶祝中國石油公司成立二十五週年紀念集。未見版權頁。
摘自:《高雄文獻》第十九卷第一期‧2006.3 8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雖然進去隧道三次
回覆刪除但心態大不同
第一次進去隧道是好奇。高雄怎麼會這麼大的『防空洞』,又四通八達,如迷宮!
隧道裡的方解石,鐘乳石更是吸引我,人文歷史被我丟一邊。
第二次進去隧道,大部分集中在『高捷』如何穿過半屏山!
日治時期的六燃遺址,放兩旁。
第三次由 胡 老師帶,我真的領教,也親眼看到一些日治時期六燃的蛛絲馬跡,從地上。
印象最深刻,我們弓著身子,穿過另一座隧道;走到盡頭,抬頭向上看,上頭好像有一長長的煙囪,
可看到外面的藍天。
現在隧道口都封起來,裡面應該還OK。
但是,怕會有一些在地上爬的動物。
不要叫我導覽,我是路癡;隧道裡真的四通八達、又寬敞,不小心真的會「迷路」,走不出來。
但有幾個隧道,是封起來的。不知是日本人封的?還是另有其人?得知兩頭是相通。
建議您們請 胡巨川 老師導覽,獲益更多,到時務必通知我ㄧ聲。
趴趴熊
我早在約二十多年前即已聽半屏山輸油站的老領班說過,說半屏山在靠近水泥公司那面,日本人有挖一很大的隧道坑洞;並設置煉油設備,以防美軍轟炸時之避難用.只是一直以來沒有管道跟資訊可提供這方面的訊息.我一向對先人遺留之古蹟懷有相當大的好奇心,尤其這神秘的隧道煉油設備更是對我充滿無限的吸引力.如今從吾兄那獲知能有機會去探訪這隱藏數十年先人留下之古蹟真是如獲至寶,現在是每天都在期待著探訪的那一日(我已經託同事打聽到有人知道路徑,預定農曆過後即去探訪,只是不知是否還有設備留在裡面,辦公室隔間不知還看得出來?) 再興
回覆刪除所謂 : 很大的隧道坑洞;並設置煉油設備
回覆刪除第一要實地探訪眼見為憑
第二要有可信文獻資料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