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洞窟工場(3之1)/胡巨川
半屏山洞窟工場(3之1)
胡巨川
民國九十四年五月九日,《自由時報》之南台灣生活情報站版以〈半屏山戰火記憶〉為題,介紹了半屏山的「戰備坑道」與砲台碉堡,並提到了日軍在隧道群埋黃金以及戰敗後在坑道內自盡等傳說。因為筆者個人之了解與報上所說頗不盡相同,特將半屏山隧道群之來龍去脈在此作一簡介。
民國廿六(日本昭和十二)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後,中日戰爭開打。八月十一日,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與海軍大臣米內光政以陸軍省及海軍省告示第六號發佈將高雄地區依要塞地帶法劃設為高雄要塞地(圖五)。隨即開始建造,並在壽山成立司令部。昭和十六年間,日本海軍依據日本第五軍備計畫所訂之燃料需求計畫,籌劃在臺灣設置臺灣海軍燃料廠。昭和十七年十月,日本四日市第二海軍燃料廠廠長別府良三海軍少將奉命兼任臺灣海軍燃料廠建設委員長。同月廿四日,於左營馬公海軍建築部內設置臺灣海軍燃料廠高雄建設事務所, 十八年五月廿七日 ,高雄廠內建設事務所完成遷入(圖六),同年十月,高雄廠區3整地完成。昭和十九年四月一日,臺灣海軍燃料廠正式定名為「第六海軍燃料廠」並舉辦「開廳式」(圖七、八)且於五月五日,第一原油蒸餾工場進油試爐4。
昭和十八年四月一日,馬公警備府撤銷,改在左營成立高雄警備府5,日本在臺灣之海軍指揮中樞移轉至高雄左營。其時,美軍反攻態勢明顯。次年 八月一日 ,高雄警備府司令長官曾下令全力趕築燃料廠周圍大型戰車壕,廠內廠外構築防空壕,在半屏山腰設置機槍陣地,山頂安置重炮。據光復後接收時的了解6,半屏山上一共設置有四一‧四五式十五公分加農炮兩門,十年式十二公分加農炮兩門,九六式廿五公厘機關砲廿四門,防衛燃料廠的火力甚為強大。
昭和十九年一月十一日,高雄首度被盟機夜襲7。同年 十月十二日 ,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第卅八特遣隊以四個支隊之航空母艦戰鬥群襲臺,日本航機升空接戰,受損嚴重。兩波空戰後,美軍第三波近五百架飛機襲臺時,未見日機再升空攔截,美機已完全取得制空權,乃低飛炸射馬公港、花蓮港。次日美機再來,高雄港、第六海軍燃料廠及岡山之第六十一海軍航空廠亦受重創8。其時,高雄警備府給第六海軍燃料廠指示了多項應變措施,除了要求廠內各裝置及油槽增建防彈壁、加迷彩或漆黑色外,就是要求將蒸餾及潤滑油等裝置另覓安全地點遷建。
因為第一及第二原油蒸餾裝置被炸嚴重損壞,已無法運轉,第六海軍燃料廠乃決定另設置一座日煉一五○公秉9、小型而可完全防護及運轉之原油蒸餾裝置於半屏山東南麓原咾咕石採石場凹地;採塔槽間距離短,且用防護壁完全圍住,除非直接被命中,可充分耐襲擊。附屬之原油與成品管線、電氣與給水管線均採掩埋式,排煙排氣系統則加強偽裝與隱蔽,稱為第三原油蒸餾裝置(圖九),但後來仍被轟炸,附屬設備多處受損而停止運轉。(下見〈半屏山洞窟工場3之2〉)
進去六燃半屏山洞窟才知:不能與金門太武山比擬
回覆刪除作為日本帝國海軍軍官對於[軍事極機密][絕對機密]自然結盡可能維護
回覆刪除所標出為半屏山外沿,內沿廠區部分防空避難洞窟及存放維生食物及輕兵器及彈藥之洞窟均未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