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周漢楊 - 戰後台籍工程師





周漢楊 - 戰後台籍工程師
 
第六海軍燃料廠在戰前僅招考中等學校(含工業學校)畢業生九名,派到日本四日市市的二燃訓練一年,回台立即投入建廠及操作作業,似無台籍軍官工程師。戰後初期,不僅是來接收或新招考工程師,都由上海辦理,並無在地招募。
周漢楊1917112生,年長於李達海之1919年生,與姚恆修同年,台北三峽人,1935年台北州立第二中學校畢業,1938年台南高等工業學校電氣科畢業,每學期成績都是第一名,原可由校方推薦進入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工作,畢業時卻被改成第二名,而由原第二名的日本人改成第一名進台電,周漢楊只能去滿州國滿州電業株式會社阜新發電所工作。
在發電所工作由摌煤炭添爐火開始,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成為發電技師,工作八年,具備扎實工作經驗。終戰時,露西亞搶先進入滿州國強令拆卸電廠設備運去西伯利亞。周漢楊已擔任運輸班主任敘薪340圓,從設備拆卸工程得到設備吊裝技術經驗。終戰後,原滿州電業株式會社錦州發電廠歸屬東北電力局錦州支局發電所,1946年6月1日上海中國石油有限公司成立,接收製油所設東北煉油廠,併入發電所,任副工程師敘薪320圓,周漢楊在東北陷共前於1947年9月1日及時請調到高雄煉油廠。
1948年5月1日升工程師敘薪380元,擔任鍋爐房主管。
1948~19559月擔任鍋爐房(即後來更名之動力工場)主管,1954年卻以安裝工程師名義被派到美國實習參觀考察Fluor工程公司的建造工程。回國後,負責規劃、設計、執行當時重大工程的媒裂工場的安裝工程。
媒裂工場,全名是觸媒加熱裂解工場Thermal Catalytical Cracking Unit簡稱TCC工場。在高雄煉油廠廠史中這樣記載:
本工場建場之目的,是以低價值之重油和熱觸媒接觸後,即裂解成為高價值的油料,如汽油與液化石油氣等,以提高經效益。本工場採用美孚莫比公司(Socony Mobile)T.C.C.45型專利,19536月簽訂專利合約,同年10月與富樂公司簽立工程合約,由該公司承辦設計及購料,1955年開始興建,19567月完工,8月開始試爐,12月試爐完成,正式生產。
本工場投資金額為新台幣五千一百萬元,日煉重油一萬桶,主要產品為媒裂汽油、液化石油氣,其他尚有爐用油、塔底油、真空殘渣油、燃料氣及蒸汽等。本工場為高雄煉油廠設備更新計畫之第一座大工場,主塔高達二百六十呎,直聳雲宵,成為高雄煉油廠的巨型地標。
    高雄煉油廠的吊裝工程技術,可以說是由周漢楊電機工程師一手建立。1953年為了建設媒裂工場,才由總務組運輸課借調謝明海等8名具有起重常識的技術工人,參與建廠工程,後來發展成為起重隊。而當時設備吊裝計畫,由鍋爐房(1955年改名動力工場)主管周漢楊主持。借重其在滿州國發電廠之多年踏實工作經驗,且有被露西亞(俄羅斯)人要求拆卸大型工廠豐富之實務經驗,成為重建復原工程之重要工程師,而當時工程業務由主任工程師姚恆修之主持。當時來台接收之工程人員,除或確是戰前或戰時大學理工科系畢業,因中國並無大型現代化煉油廠或化工廠,幾乎不具實際作業經驗。
高雄煉油廠起重工作是跟着煉油設備的更新而機械化。1954年第一媒組工場新建工程前的起重工作,完全用人力,利用原始方法如軸轤絞車滾筒等簡單工具。用這種方式完成熱裂工場主塔槽器吊裝,及第三蒸餾工場加熱爐之遷移。
第一媒組工場新建工程開始使用電動絞車。參照南部火力發電廠所用的雙臂吊桿,把每支容量25噸吊桿改為20噸容量的雙臂吊桿。這套吊桿係上海總公司購進戰時移動輕便的煉油設備,附帶建廠用的工具之一。為了豎立吊桿,當時廠裡還沒有吊車,臨時請海軍派一輛20噸吊車前來支援。

 周漢楊簡歷:(待補充)
1917(大正8年)11月2日生於台灣台北縣海山鎮三峽堡四六號
1946(民國35年)6月1日改棣中油錦西煉油廠
1946(民國35年)10月1日調高雄煉油廠
1948(民國37)~1955(民國44)9月動力工場(前稱鍋爐房)主管
1955(民國44)9~1962(民國51)9月擔任xxxx
1962(民國51)9月首任公用組長 13等正工程師
1973(民國62)5月1日調任總公司14等副總工程師
1982(民國71)1231屆齡退休
其間總工程師一職均由協理姚恆修及南登岐兼任,從未考慮由經驗豐富經歷完整的周漢楊升任,實在令人費解,故周漢楊的副總工程師做了9年,直到退休。此後,則協理與總工程師不再由一人兼兩職。
退休後不久赴美國依親定居加州。曾兩度回台,由舊屬張德真、邱榮桐邀陪在圓山登山郊遊並遊台灣。
育子銘璋(1948年生)圭璋(1954年生)女幸惠貞惠芳惠均在美國 。

2 則留言:

  1. 已修正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scl.chiche/posts/3985779108154808

    回覆刪除

  2. 「育子銘璋(1948年生)圭璋(1954年生)女幸惠貞惠芳惠均在美國 。」修改如下:「育子銘璋(1948年生)圭璋(1954年生)女幸惠貞惠均在美國 ,芳惠在台灣。」

    回覆刪除